Skip to main content
藏族民间手工艺品和艺人
作者:Sharmo Thar

藏族民间手工艺通常从文学、音乐、宗教和风俗中汲取创作源泉,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领域。其中藏传佛教文化对藏族民间手工艺的影响很浓厚,许多民间手工艺在制作过程中都蕴含了佛教元素和民间传说元素。藏族民间手工艺种类又繁多而且丰富,从日常起居类分有藏毯、木碗、唐卡、毛毡、面具、玛尼石、帐篷、门帘等。藏区的一些地方人们总能看到这样玲琅满目的手工艺品和卧虎藏龙般的手工艺人。

2019年初,青海省玉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中心正式挂牌。体验中心坐落在康巴文化浓郁的新玉树巴塘河和结曲河交汇的地方,这是一处装饰古朴又具有文化特色的二层小楼。在这里游客和当地居民可以现场参观、加工、制作和购买来自八个首批入驻中心的非遗产传承人的手工艺品。体验中心可以说是藏族民间手工艺品的一个缩影,而在其入驻的艺人也算是一些代表人物。其中的巴丁才仁就是这样一位有故事的艺人。

视频

巴丁才仁擅长制作以佛像和面具为主的药尼塑。除此之外,他也精通制作土陶器、唐卡、木雕等多种技艺。他从15岁开始和村里的一位老人每天学习12个小时以上。巴丁才仁通常在制作药尼塑的时候,拿出一些泥块,用铁棍把泥块敲碎。一边用铁棍将泥块敲碎,一边嘴里念着佛经。最后找一个塑料袋子将敲好的泥块封存好。药尼塑的主要特质是在面具制作过程中夹杂着一些名贵的藏药和藏香,这样制作出来的面具颜色鲜艳,质地优良,还带有微微的香气。巴丁才仁除了是一位文化艺术的传承人,他还担任着其它重要的社会责任。2012年玉树州职业技术学院特聘他为工艺美术专业老师,以此培养药尼塑艺人和文化传承人。2015年又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玉树巴丁民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开始将自己的作品推向市场化。在长期的艺术创作实践中,巴丁在继承“药尼塑”传统风格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吸取各家所长,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是玉树州级药泥塑的传承人, 代表作品有《护法神》面具。随着他在专业方面的进步,各种荣誉也接踵而来,2018年被玉树文化体育局评为“综合类州级民间工艺师”称号。

视频

在玉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中心中可以领略到巴丁才仁制作出来的精美的作品。象他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人还有更求求增、央忠等共八人在体验中心向世人展览着和出售着不同的文化产品。他们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载者、传承人、和藏族民间手工艺品的守护者,各自有着各自的特长。比如更求求增擅长于手刻玛尼石,玛尼石代表藏族人虔诚的心,玛尼石刻有着久远的历史。另外央忠作为一个女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艺人,在体验中心也可以看到她制作的毛毡,这是藏族人传统居家常用的生活用品。体验中心还有其它一些产品,如:藏刀、唐卡、面具和藏陶。

藏族的手工艺品是其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智慧的宝贵结晶,这些手工艺品中渗透着这个民族的艺术夭赋和审美力。藏族人崇尚色彩鲜明、线条柔美、民族风味极浓的手工艺品,因此传统藏族民间手工艺品在选材上倾向于使用天然原料如铜矿石、藏红花、珍珠等。藏族手工艺品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文化融合的今天它在不断成长着也在渐渐消失着。最后手工艺人肩负的对他们手工艺品的守护、创新和传承的责任是伟大而义不容辞的。


Support the Folklife Festival, Smithsonian Folkways Recordings, Cultural Vitality Program, educational outreach, and more.

.